close

這兩部電影觀後對於後者反而較令人省思,一個在婚姻中扮演弱者對老婆唯唯諾諾的李森,在以大爺之姿進入大陸內地,受到居民與女朋友家人歡迎,使李森這位自卑的人成為高傲且自以為是的性格。甚至其母明知李森染指其妹,亦不以為意,或許這就是經濟弱勢的家庭想要高攀(以為李森是城市有錢的大老板)李森,所以哪一位女兒出線都無所謂;而李森帶雙胞胎女兒與老婆以領取每月八千元的社會救濟金過活,每月僅給老婆二千元的生活費,也顯現他的小氣,為怕被取消資格,不准老婆出外工作,連女兒運動會要繳交活動費50元也無力繳交,另外老夫少妻也讓李森沒安全感,在老婆上班餐館,李森看到客人調侃其妻,也令他怒氣沖天;從他因沒飯吃把狗裝在布袋中無情的,可見隱藏在李森個性中爆烈殘暴的特質,最後也促成殺害全家的悲劇。


許鞍華真的是描寫人性高手,一切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,總能傳達出他想要看電影的觀眾去感受,天水圍的日與夜有一幕我很感動,是她拿著先生的牛仔褲要丟到垃圾桶時,導演用一半畫面呈現,彷如我躲在牆角偷看主角捨不得的情景,很令人鼻酸!一再出現的吃飯場景~,二菜一湯,以及家裡略顯簡單的擺設,都說出天水圍的居民生活的平凡與弱勢,但在這部,卻傳達人性美好的一面,與外面的閃爍街景互相輝映;一位積極熱心助人,安於平凡生活,自己的孩子亦教育不羨慕奢華,即使年輕的自己為家付出,培養出高學歷的弟妹,亦不求回報,這是一部宣揚溫馨的、人與人互助的天水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inemaphilo 的頭像
    cinemaphilo

    哲學電影院

    cinemaphi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